当前位置:uc系统园 > 历史 > 电脑显示器历史 > 1962年,Nick Holonyack开发出第一种可实际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

1962年,Nick Holonyack开发出第一种可实际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

芝麻汤圆 发表于 2021-01-07 17:29
浏览次数:
在手机上阅读

1962年,Nick Holonyack发明了首个人眼可见的LED灯。并被成为“LED”之父。

1962年,Nick Holonyack开发出第一种可实际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

扩展阅读:

LED(发光二极管,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

原理: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用途:

用途也由初时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二极管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器和照明。

1962年,Nick Holonyack开发出第一种可实际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

历史:

1961年,美国公司德州仪器的Robert Biard与Gary Pittman首次发现了砷化镓及其他半导体合金的红外放射作用。

1962年,通用电气公司的尼克·何伦亚克开发出第一种可实际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

1993年,日本日亚化学工业(Nichia CorporATIon)工作的中村修二成功把镁掺入,造出了基于宽能隙半导体材料氮化镓和氮化铟镓(InGaN)、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蓝光发光二极管。

有了蓝光发光二极管后,白光发光二极管也随即面世,之后LED便朝增加光度的方向发展,当时一般的LED工作功率都小于30至60mW(毫瓦)。

1999年输入功率达1W(瓦)的发光二极管商品化。这些发光二极管都以特大的半导体芯片来处理高电能输入的问题,而半导体芯片都是被固定在金属片上,以助散热。

2002年,在市场上开始有5W的发光二极管的出现,而其效率大约是每瓦18-22 lm(流明)。

2003年9月,Cree, Inc.公司展示了其新款的蓝光发光二极管,在20mW下效率达35%。他们亦制造了一款达65 lm/W(流明每瓦)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商品,这是当时市场上最亮的白光发光二极管。

2005年他们展示了一款白光发光二极管原型,在350mW下,创下了每瓦70 lm的记录性效率。

2009年2月,日本发光二极管厂商日亚化学工业发表了效率高达249 lm/W的发光二极管,此乃实验室数据。

2010年2月,Philips Lumileds造一白色LED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内,以标准测试条件及以350mA电流推动下得出208lm/W,但由于该公司无透露当时的偏置电压,所以未能得知其功率。

2012年4月,美国发光二极管大厂科锐(Cree)推出254 lm/W光效再度刷新功率。

查看

更多在 1962 年发生的计算机历史大事件

更多 电脑显示器历史 大事件

如此好文,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