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趣话|那些年,英特尔和AMD的爱恨史

芝麻汤圆 发表于2021-01-08 10:36
浏览次数:
在手机上阅读
此文章约为2032字,阅读需要6 分钟

话说今日,“牙膏厂”英特尔和“农厂”AMD这对欢喜冤家,年少无名时也曾并肩作战,功成名就后你争我斗多年。

本是同根生

众看客却是可能不知,这对处理器界双雄,昔年可是同出一门。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说道上回,八叛逆创出走肖克利实验室,创仙童半导体。

仙童虽亡,造硅谷辉煌。半导体的种子洒下,成就“硅谷”之名。

1968年,英特尔成立。

1969年,AMD成立。

两家公司成立时间虽然只相差一年,境地却是截然不同。

英特的两位创始人是谁?鼎鼎大名的集成电路之父诺伊斯摩尔定律提出者摩尔,两位技术大牛强强联手。大手一挥,人才资金争先恐后送上来。

电脑趣话

电脑趣话

而AMD的创始人杰里 · 桑德斯,是仙童的销售主管出身,一无声望二无技术三无资金的门外汉,凭一腔热血在创业路上跌跌撞撞,连注册资金都凑不齐。

电脑趣话

诺伊斯总是说英特尔只了 5 分钟就筹集了 500 万美元,而我了 500 万分钟只筹集了 5 万美元。这简直是残忍,但我坚持不懈。

真桑德斯先生是太励志了。

最后还是诺伊斯用个人信誉为他的商业计划书做担保,这才让走投无路的桑德斯爬上了创业这条船,在 1969 年成立了 AMD。
1968 年成立的英特尔在 1971 年上市,而亦步亦趋的 AMD 也在 1972 年跟着上市。

并肩作战

在周围都是 IBM、摩托罗拉等巨头时,英特尔这个哥哥还是很照顾 AMD 弟弟的。因为面对这些巨人,英特尔自己也都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ibm、DEC 这些计算机公司自己都有余力生产处理器,而且技术都是能代表行业最高水平。即使是英特尔这种以技术为导向的创业公司,80 年代的处理器都比不上 ibm 在 70 年代的产品,因此仍只能啃那些大公司看不上的,相对低端的市场蛋糕。更不用说 AMD 了,创立初期就定位明确:以市场为导向,立志学习和模仿英特尔,争取凭质优价廉的产品,成为 " 第二供应商 "。

1981 年,IBM 这个 PC 市场的后来者,为了快速推出产品抢占市场,也懒得设计处理器,破天荒决定对 PC 的两大核心——操作系统和微处理器采取外包策略

为防止一家独大,IBM 的采购原则是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公司参加竞标。所以,英特尔邀请了还未成气候的 AMD,主动开放 X86 系列处理器技术,让 AMD 成为自己的后备供应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 80826 处理器上,会同时出现英特尔和 AMD 两家的 Logo。

成功成为 IBM 的最大处理器供应商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流行,借着 IBM-PC 这股东风,英特尔一下子扶摇直上名扬四海,顺利跻身财富 500 强之列,并被《财富》杂志将此评为 " 七十大商业奇迹 " 之一。

英特尔的处理器和微软的操作系统的 WIntel 时代正式开始。

这场变革里,AMD 跟着英特尔也鸡犬升天。随后英特尔和 AMD 采取错位经营,一个技术创新,一个填补低端市场,双方在桑德斯的协调下解决专利问题后,建立起其乐融融的战略合作关系。

友谊小船说翻就翻

完成宏图霸业的英特尔,在一次偶然中发现,AMD 居然开始生产自家的芯片了。这可不得了,英特尔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一直被自己低估忽视的 " 模仿者 "。

电脑趣话

随着日本韩国在高新产业的崛起,市场竞争加剧,英特尔的危机意识觉醒。1985 年,英特尔单方面撕毁和 AMD 关于合作生产 80386 处理器的合约。

突然的发难让 AMD 措手不及,只能寻求法律的帮助。然而,在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后,历时三年,AMD 才打赢了官司,但在一日千里的互联网科技领域,终究是错过了发展的大好良机。

在这段时间里,AMD 只能沦为一家仿制工厂,而如日中天的英特尔在 1993 年开发了奔腾 MMX 系列,比普通 cpu 在运行程序和处理多媒体指令的能力提高了 60%,开创了 cpu 的新纪元

电脑趣话

正当英特尔笑傲江湖时,却突然做出退出 Socket7,进军 Slot1 市场的决定。Socket7 是英特尔专为奔腾 MMX 系列 CPU 设计的插槽,Slot1 是为取代 Socket7 而开发的 CPU 接口。之所以走这一步险棋,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开放的 Socket7 插槽所带来的山寨问题。

表面上被逼得走投无路的 AMD 抓住了着千载难逢的时机。英特尔想的很美好,但对于大部分主板厂商来说突然地改变 CPU 接口,是很麻烦的事。AMD 利用新开发的在 Super7(Socket7 的升级)基础上的 100MHz 外频处理器,抢在英特尔 Slot1 的新芯片组前进入市场,主打性价比优势。一鼓作气,在 1999 年之后,推出 1GHz 的 CPU、速龙系列的雷双雄争霸。

英特尔看 AMD 的眼神都不对了,赶紧优化奔腾 3,推出史上最长寿的处理器——奔腾 4。头顶 " 性价比之王 " 的速龙也推出一代经典——巴顿。只有 800 元的巴顿超频到 3200+(主频 2.2G)后,完全可与报价 2000 元的奔腾 4 相媲美,这让无数游戏玩家痴迷不已,掀起了争相采购的狂潮。

2004 年到 2006 年这两年里,AMD 达到了逆袭的巅峰。随着 64 位处理器的面世,在性能上也超越了英特尔。走了长达 30 多年的跟随模仿之路,终于,AMD 站到了英特尔的前面。

直到 2005 年 6 月,英特尔的酷睿 2 双核处理器终于出生了,提高三倍性能的同时降低 40% 的功耗,全面碾压速龙系列,一代王者速龙价格暴跌千元。英特尔的酷睿 i 系列在 2010 年发布,高、中、低端一网打尽。

这场恩怨情仇,几乎代表了整个 CPU 的发展史。正是由于英特尔和 AMD 之间这生命不息,竞争不止的对手戏,才有了现如今的 PC 电脑。

英特尔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从创立之初就屡败屡战,打破英特尔垄断的 AMD 又何尝不是。

445 个用户觉得很有用

uc电脑园提供的技术方案或与您产品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您需在完整阅读方案并知晓其提示风险的情况下谨慎操作,避免造成任何损失。

如此好文,分享给朋友

图片来源:网络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评论列表
共0条